PIs & Fellows



戴宏杰
香港大学讲席教授纳米科学和纳米医学;生物医学科学与工程,用于癌症和免疫学的近红外-II/短波长红外(NIR-II/SWIR)分子成像;纳米疫苗。



董人豪
香港大学化学系副教授功能晶态高分子合成与应用基础



厉爱民
香港大学化学系助理教授综合利用合成化学、材料科学和电化学工程等尖端技术应对关键的储能挑战



王飞飞
香港大学电气电子工程系助理教授生物医学成像



Khuloud T. Al-Jamal
Professor, HKUBrain Drug Delivery; Cancer Delivery & Imaging; Immunotherapy; Early Disease Detection



蔡植豪
香港大学电气电子工程系教授通过稳健低成本的全溶液工艺生产新兴光电器件



朱轩
香港大学医学院微生物系副教授冠状病毒等新兴病毒的致病机制及病毒-宿主相互作用



方绚莱
香港大学机械工程系教授微纳光子学、声学超材料、 3D 打印等领域的交叉融合创新与产业应用



何健
香港大学化学系助理教授设计并发展一系列以金属有机框架和纳米团簇为基础的新型催化剂应用于有机合成化学



黄建东
香港大学生物医学科学学院 L&T慈善基金会教授(生物医学科学)、讲座教授(合成生物学)利用革命性人工智能重塑个性化免疫治疗 —— 从疫苗靶点筛选到抗体设计



李学臣
香港大学化学系教授、晨兴教授(化学生物学)化学生物学及药物化学



刘俊治
香港大学化学系助理教授拓扑分子碳的精准创制与应用探索



卢昊楠
香港大学妇产科学系助理教授卵巢癌的功能基因组研究和新型抗体治疗方法的开发



陆洋
香港大学机械工程系纳米力学讲座教授、建滔基金教授(材料工程)半导体纳米力学与原位电镜表征;弹性应变工程与金刚石半导体技术



万钧
香港大学外科学系讲座教授移植肿瘤学与免疫学:肝脏移植与肝癌及肝病的临床,转化和基础研究



倪涛
香港大学医学院助理教授正链RNA病毒复制细胞器形成机制



David J. Srolovitz
香港大学工程学院院长、机械工程系材料理论讲座教授人工智能赋能界面科学



Julian Alexander Tanner(唐柱霖)
香港大学文洪磋家族基金教授(医疗科学)、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副院长(健康科学教育)核酸工程



唐晋尧
香港大学化学系副教授非平衡态材料自组织;微纳机器人与活性胶体材料



徐立之
香港大学机械工程系副教授仿生材料及生物集成器件



任蕙苹
香港大学医学院病理学系教授细胞外囊泡和颗粒 (EVP) 的研究



张霜
香港大学物理系讲席教授纳米光子学、超构材料、拓扑光子学



张智文
香港大学数学系教授偏微分方程(PDEs)和随机微分方程(SDEs)的数值计算与分析



赵天硕
香港大学电机电子工程系助理教授纳米传感与探测
为什么要加入MILES?
在 MILES,教授们享有充分的自主权、充裕的科研空间和资金支持,
得以开展高风险、高回报、高影响力的研究项目。
MILES 大力推动跨学科合作,促进来自工程、医学等不同领域,
但对分子与材料研究怀有共同热忱的研究人员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MILES 的科学家们汇聚多元专业智慧,在同一屋檐下携手合作,
利用大湾区丰富的资源争取科研项目,共同发表研究成果。
此外,MILES 还设有技术转移中心,为初创企业提供种子基金与孵化空间,
加速科学发现与技术创新的商业化进程。

探索工作机会
MILES的所有教授及研究生均同时隶属香港大学化学系、物理系、工程学院以及生物医学学院。
获得MILES联合教职聘任需经过严格评审,此资格不仅代表荣誉,更意味着享有丰厚的资源支持。
MILES的博士后研究人员可选择隶属港大相关院系,或同时隶属位于内地的香港大学深圳研究院。
Careers